《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健康中国”理念映照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1、前言 本研究立足现状,映照“健康中国”理念,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确立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具体目标,比较其他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筛选、确立方案的指标体系,构建出符合时代背景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通过对普通中小学、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等用人单位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情况。 课题组实地考察了江西省吉安市部分中小学,全面了解体育教育师资的需求状况,通过调查得知,中小学的体育师资普遍短缺,有的学校甚至1名专业出身的体育老师也没有,多数学校存在体育老师兼任其他科目教学以及其他科目老师兼任体育教学的状况,据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缺编30万以上。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但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短缺更加严重。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图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需求程度 在高等教育系统以外各方参与的培养目标社会评价机制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获取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调查问卷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获取其对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意见。座谈会则主要利用校友返校、教育顶岗实习,中小学走访等方式进行,搜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和意见,征询行业典型企业专家对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的建议,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更新等的持续改进。 对于体育教师的素质需求,通过对吉安市的24所中小学校长问卷调查,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期求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 (1)教学工作能力;(2)专业理论知识技能;(3)组织管理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团队协作能力(如图 1)。 4、培养目标、规格、方式、途径、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指标分析 本研究拟在培养方案内容指标中设立一级指标五个: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途径、课程结构,下设若干个的二级、三级指标,制成专家问卷,经过调查、统计、筛选确立全部的内容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地对确立的内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上,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格。从专业的性质出发,在素质的培养上,应突出师范素养;在知识的培育上,强调“一专多能”,即: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基本掌握多项运动技术、技能;在能力的提升上,强化实践能力,不仅能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还能具备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实践能力,顺应“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 5、培养方案的构建 5.1、总体构建思路 (1)反向设计(由外到内按需设计); (2)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 (3)对接教育教学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 (4)对接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 通过各级内容指标体系的分析,根据培养目标与规格,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协调统一人才培养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2、培养目标确立 培养目标主要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主要的有:《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0-2020)》、《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南,以《关于加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为准绳,借鉴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胜任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开展以及管理工作,并能够从事群众体育、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产业等相关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体育高级专门人才。 5.3、培养规格和要求确立 根据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等文件的要求,确立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 5.4、毕业要求确立 设计思路: 根据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的要求,确立指标如下: 图2 培养方案毕业要求设计思路框架 5.5、课程体系确立 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加以明确本专业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持续推进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1)立足拓宽培养口径,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建立综合的课程体系。 从专业的性质出发,在知识的培育上,强调“一专多能”,即: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基本掌握多项运动技术、技能;在素质的培养上,突出师范素养;在能力的提升上,强化实践能力,不仅能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还能具备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实践能力,顺应“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 (2)构建“知识为先,能力主导”的TRS专业能力培养模式。 图3 TRS专业能力培养模式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四年学习结束,需具备体育教学能力(T)、运动人体认知能力(R)、基本运动能力(S)等三种主要的专业能力,专业建设、培养模式与方案均应以上述三种专业能力(简称TRS)的培养为核心。除在知识教学中要围绕上述目标来精心的组织课程体系,为TRS的培养提供专业知识基础外,在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方案中,还需精心的研究建立“能力主导”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上述TRS提供实习实训环境。 (3)建立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能够从事一定的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工作,因此,教学能力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尤其重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建立了多层次递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4) 图4 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6、结语 本研究基于体育教育人才需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等方面的实际,设计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的实施,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映照“健康中国”的理念,培养出不仅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还能从事健康指导、服务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Z].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Z].2017. [4]廖文璐.体育教育训练的科学特点与研究发展探究[允].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Z].2012. 1、前言本研究立足现状,映照“健康中国”理念,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确立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具体目标,比较其他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筛选、确立方案的指标体系,构建出符合时代背景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通过对普通中小学、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等用人单位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情况。课题组实地考察了江西省吉安市部分中小学,全面了解体育教育师资的需求状况,通过调查得知,中小学的体育师资普遍短缺,有的学校甚至1名专业出身的体育老师也没有,多数学校存在体育老师兼任其他科目教学以及其他科目老师兼任体育教学的状况,据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缺编30万以上。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但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短缺更加严重。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需求程度在高等教育系统以外各方参与的培养目标社会评价机制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获取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调查问卷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获取其对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意见。座谈会则主要利用校友返校、教育顶岗实习,中小学走访等方式进行,搜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和意见,征询行业典型企业专家对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的建议,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更新等的持续改进。对于体育教师的素质需求,通过对吉安市的24所中小学校长问卷调查,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期求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1)教学工作能力;(2)专业理论知识技能;(3)组织管理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团队协作能力(如图 1)。4、培养目标、规格、方式、途径、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指标分析本研究拟在培养方案内容指标中设立一级指标五个: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途径、课程结构,下设若干个的二级、三级指标,制成专家问卷,经过调查、统计、筛选确立全部的内容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地对确立的内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上,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格。从专业的性质出发,在素质的培养上,应突出师范素养;在知识的培育上,强调“一专多能”,即: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基本掌握多项运动技术、技能;在能力的提升上,强化实践能力,不仅能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还能具备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实践能力,顺应“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5、培养方案的构建5.1、总体构建思路(1)反向设计(由外到内按需设计);(2)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3)对接教育教学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4)对接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通过各级内容指标体系的分析,根据培养目标与规格,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协调统一人才培养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2、培养目标确立培养目标主要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主要的有:《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0-2020)》、《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南,以《关于加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为准绳,借鉴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胜任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开展以及管理工作,并能够从事群众体育、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产业等相关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体育高级专门人才。5.3、培养规格和要求确立根据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等文件的要求,确立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5.4、毕业要求确立设计思路:根据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的要求,确立指标如下:图2 培养方案毕业要求设计思路框架5.5、课程体系确立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加以明确本专业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持续推进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1)立足拓宽培养口径,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建立综合的课程体系。从专业的性质出发,在知识的培育上,强调“一专多能”,即: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基本掌握多项运动技术、技能;在素质的培养上,突出师范素养;在能力的提升上,强化实践能力,不仅能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还能具备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实践能力,顺应“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2)构建“知识为先,能力主导”的TRS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图3 TRS专业能力培养模式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四年学习结束,需具备体育教学能力(T)、运动人体认知能力(R)、基本运动能力(S)等三种主要的专业能力,专业建设、培养模式与方案均应以上述三种专业能力(简称TRS)的培养为核心。除在知识教学中要围绕上述目标来精心的组织课程体系,为TRS的培养提供专业知识基础外,在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方案中,还需精心的研究建立“能力主导”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上述TRS提供实习实训环境。(3)建立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能够从事一定的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工作,因此,教学能力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尤其重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建立了多层次递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4)图4 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6、结语本研究基于体育教育人才需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等方面的实际,设计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的实施,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映照“健康中国”的理念,培养出不仅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还能从事健康指导、服务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Z].2017.[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2018.[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Z].2017.[4]廖文璐.体育教育训练的科学特点与研究发展探究[允].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Z].2012.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shsf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1435.shtml


上一篇: “三全育人”视域下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下一篇: 园艺论文_不同碳氮源对花脸香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